王世超《芪韵金彩》 管弦织就黄芪新韵 民歌绽放时代华彩

王世超《芪韵金彩》 管弦织就黄芪新韵 民歌绽放时代华彩


  管弦乐曲《芪韵金彩》是一首以民歌为源的管弦乐华章,它巧妙地取材于经典民歌《挂红灯》,以全新的音乐视角和丰富的管弦乐编制,为听众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听觉盛宴,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与黄芪相关的地域文化和情感内涵。

  在乐曲中,《芪韵金彩》不仅仅是一个标题,更成为了贯穿始终的音乐意象。作曲家通过音乐的起承转合,巧妙地将黄芪的孕育/生长、采集/药用等过程与音乐情节相融合,构建出一个生动的音乐叙事。乐曲开篇,以轻快的弦乐和灵动的木管乐器,模仿出微风拂过黄芪田的情景,展现出黄芪在大自然中茁壮成长的生机与活力。随着音乐的推进,节奏逐渐紧凑,铜管乐器的加入带来了热烈的气氛,仿佛描绘了人们忙碌而喜悦地采集黄芪的场景。在乐曲的高潮部分,宏大的管弦乐合奏象征着黄芪在医药领域发挥的重要作用,传递出它所承载的健康与希望。而在结尾处,音乐渐渐舒缓,余音袅袅,给人留下无尽的遐想,寓意着黄芪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和精神永远延续。

  这部作品充分发挥了管弦乐队丰富的音色表现力。弦乐组作为音乐的基石,时而以细腻柔和的音色描绘出黄芪的细腻质感,时而用激昂有力的演奏展现出劳动场景的热烈氛围。木管乐器则以其灵动多变的音色,为音乐增添了许多俏皮与活泼的元素,如长笛的清脆明亮,单簧管的柔和婉转,仿佛是大自然中的精灵在黄芪田间嬉戏。铜管乐器在乐曲的高潮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,它们的雄浑壮丽为音乐注入了强大的力量,象征着黄芪所蕴含的坚韧与生命力。打击乐器的巧妙运用也为音乐增色不少,通过不同节奏型的敲击,增强了音乐的节奏感和律动感,使整个乐曲更加生动鲜活。

  《芪韵金彩》在情感表达上丰富而多元。它既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,又流露出对劳动人民辛勤付出的歌颂。同时,通过对民歌的运用和发展,这部作品承载了深厚的地域文化内涵,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、传统与现代的桥梁。它让听众在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,以及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创新。无论是熟悉民歌《挂红灯》的听众,还是对管弦乐感兴趣的音乐爱好者,都能在《芪韵金彩》中找到共鸣,领略到音乐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独特魅力。

  王世超,女,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研究生毕业,包头市特招人才,现为包头市艺术剧院驻团作曲。作者涉猎领域广泛,曲风多变,音乐充满了表现力和活力,多次为音乐会、晚会、艺术节、重大节庆日创作、改编作品,合作过的乐团有包头交响乐团、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、中国人民军乐团、陕西交响乐团等。

  ■ 2012年管乐队作品《夜使者》,获得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“炎黄杯作曲比赛” 三等奖,该作品由中国人民军乐团首演于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;

  ■ 2018年为洪之光个人演唱音乐会担任编曲,由中国歌剧舞剧院交响乐团演奏;

  ■ 2019年与一丁先生合作创作了首部蒙古族风格小提琴协奏曲《达那巴拉》,作品获2022年包头市文艺振兴奖;

  ■ 2019年为“祖国颂 政协情交响音乐诗会”担任整场音乐编创;2019年担任民族歌剧《双翼神马》音乐主创,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剧目奖,并入选2023年中国歌剧节,获得全国优秀剧目奖;

  ■ 2020年创作抗疫歌曲《曙光》,获得包头市最暖心抗疫歌曲奖,2022年获包头市文艺振兴奖;

  ■ 2021年创作大型交响组曲《包头组曲》,获得包头市青年人才项目资助;

  ■ 2021年创作歌曲《你是中国的希望》获得2022年包头市文艺振兴奖;

  ■ 2022年参与创作漫瀚剧《都贵玛》,获得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,作品获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剧目,其中音乐荣获内蒙古优秀音乐奖;

  ■ 2023年创作歌曲《来包头的N个理由》在内蒙古卫视/包头融媒体等各大平台及线下演播出,得到包头市及自治区领导高度评价;

  ■ 2023年在“感悟初心与党同行经典歌曲交响音乐会”中担任编曲,由陕西交响乐团演奏;

  ■ 2024年为包头春晚创作舞蹈音乐《塑》;为土右春晚创作舞蹈音乐《国潮青年》;为固阳创作实景剧音乐《塞上秦风》;

2025-06-24 23:31